来源: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548505.html
作者:文娱商业观察

快手财报业绩出炉后,最为激动的无疑是AI领域的众多玩家们。
2024年,快手总收入同比增长11.8%至126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2.5%至177亿元。其中AI业务尤为吸引眼球,视频大模型可灵AI自商业化以来至今年2月累计营业收入已超1亿元,服务用户超500万,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明年预计还会大幅增长。
财报电话会上,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表示:“可灵AI目前是国内商业化变现规模第一的视频生成AI应用。”
同时,程一笑也毫不掩饰他的雄心壮志——计划在未来3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更大规模的资本性支出(capex)和研发投入,未来10年,会尝试将快手建设成为AI时代普惠的数字家园。
快手撬动了新的估值想象空间,同时也给其他玩家们带来了一份确定性的安全感,包括“老冤家”字节跳动。
事实上,字节跳动拥抱AI早已板上钉钉。
去年,为了深耕AI技术的应用,字节跳动毅然从游戏赛道撤退。到了今年从成立“Seed Edge”研究项目到内测抖音接入豆包,再到即梦AI联合抖音启动“AIGC短剧联合招募计划”等,字节跳动更是动作不断、步步大招。
而且,字节的即梦AI也具备抗衡可灵AI的底气。据 QuestMobile 数据,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2月中旬,即梦AI仅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近三倍数量的周活跃用户增长,总数逼近200万。
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较量在所难免,颇为戏剧性的是,在快手公布财报的第二天,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登顶中国富豪榜榜首,福布斯预估其身家达655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位列第23位。
财报发布次日(3月26日),快手股价在上午一度大跌超5%,收盘跌1.67%,报收于55.85港元。
显然,可灵AI带来的重大利好,还不足以打消资本对快手的所有顾虑。
一方面,尽管快手2024年全年业绩亮眼,但其在Q4季度的疲态也显而易见。单季营业收入与经调整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均放缓至个位数,分别仅为8.7%和7.8%。需要强调的是,这是自2021年Q1以来,快手单季度营收同比增幅首次跌破10%。
在这背后,快手的直播业务也面临着巨大挑战。Q4季度,快手的直播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2024年全年同比下降5.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023年的34.4%下降至29.2%。
另一方面,表面上看,快手的广告业务与用户规模都维持了增长,实际上却都踩下了刹车。广告业务在 Q1-Q4 季度的同比增速从 27.4%下滑至 13.3%;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速仅提升了0.5%,平均日活的同比增速从Q3的5.4%下滑至4.8%,且环比减少了700万人。
QuestMobile数据还显示,2024年12月,抖音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近12亿,而快手系不到7亿。
然而,就这样的成绩还是快手花大价钱砸出来的。
Q4季度,快手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13亿元,同比增长11.0%,环比增长9.2%。而在之前的Q3季度,这一数据更是同比增长了15.9%,相比上年同期多花了15亿。
这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撕开了快手看似坚固的防线,如此背景下,程一笑将AI定位为快手长期主义故事的“战略支点”,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不得不为。
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平台上的AIGC营销素材的日均消耗超过3000万元。
程一笑透露,根据快手内部测算,AI大模型预计可以把客户的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甚至更高,接下来,快手会通过2-3年的时间,把磁力引擎全面升级成为下一代的AI智能商业引擎。
此外,AIGC能力也给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业务以及电商业务带去了直观的赋能效果。不得不强调的是,这两块业务一个已经成长成为快手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一个仍是快手收入增速最快的业务。
2024年,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1%,对年收入的贡献占比达57.1%,较上年同期的53.1%提升了4个百分点;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商业务的强劲发展,具体表现为电商GMV的显着增加。
尽管如此,快手依然不敢言笑。
不置可否,可灵AI展现出了一定的商业价值,累计营收成功突破亿元大关,可在快手2024全年的千亿营收面前,这点收益根本是杯水车薪。而且,可灵AI只是评估快手AI战略的一个参照点,唯有当AI技术深度融入快手各业务环节并实现可量化的业绩提升时,投资者和市场才会不吝给予认可。
但当下,快手只是走到了起跑线前,接下来能否继续走得漂亮,甚至走到最后,并非仅靠快手拍胸脯保证就能轻易赢得信任。
更何况,张一鸣已经在带着字节系策马加鞭地酝酿着实现更大的超越。
3月19日,即梦AI联合抖音启动“AIGC短剧联合招募计划”,活动将从投资出品、联合运营、活动激励等角度,为短剧创作团队提供技术与平台的全方位支持。
据悉,该计划设立了投资出品与联合运营两大合作模式。前者单部最高投资占比可达50% - 70%,单部最高能获得200万元投资,而重点作品最高则可获得500万元投资;后者单部作品进行流量推广可获得3000万-5000万的曝光量,重点作品将最高给予1亿的流量推广曝光支持。
这是字节系以《兴安岭诡事》吹响AI短剧商业化号角后的又一大动作,随着该计划的逐步推进和实施,字节系有望在AIGC短剧领域取得更为显着的成果,而众所周知的是,这也是快手渴望的蛋糕。
另外,字节系也正不遗余力地整合各方资源,通过深度推动不同产品之间的协同合作,促使AI技术从单纯的工具产品加速向内容生态全面渗透,以此全方位提升自身在 AI 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同样是在3月,即梦 AI更新至 1.4.1 版本并正式接入了DeepSeek-R1 推理模型,抖音也开始测试接入豆包App的AI能力。
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今年2月,DeepSeek、豆包分别位列我国AIGC APP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前两位,且均达到亿级规模,即梦AI也已凭借超600万月活跃用户拿下TOP7。与之呼应,在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的最新排名上,DeepSeek、豆包分别位居TOP1、TOP3。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字节系在 AIGC赛道上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用户根基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也预示着“1+1”资源整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极有可能助推字节系在该领域迎来更蓬勃的发展态势。
国际着名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发布报告显示,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8%。
资本向来逐利,AI又早已从虚无缥缈的概念炒作演变成了切切实实的产业革命引擎,在此基础上,快手的财报公布又添了一把熊熊烈火。所以,不止快手和字节系,对于其他互联网巨头来说,这也是必打的一仗。
整合AI能力、重组AI团队、加大投资AI……在腾讯的2024年度及Q4季度财报中,AI也是被提及最多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不仅如此,财报显示,腾讯去年Q4季度在AI相关项目上的资本开支高达390亿,不仅超过了前三季度377亿的资本开支总和,更超过了2023年全年239亿元的资本开支,直接导致该季度的自由现金流骤降至45亿元,而这一数据在去年的Q2、Q3季度分别为404亿元、585亿元。
无独有偶,今年2月,阿里也高调展现了砸钱买未来的宏阔气魄与坚定决心,宣布将整合技术资源并主导资本开支计划,未来三年拟投入3800亿元升级云服务和建设AI基础设施。
这一投资规模超过了阿里在过去十年间于该领域的所有投入总和,平均每季度的投入高达317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钞能力”也确实立竿见影。
据QuestMobile数据,今年1月,腾讯元宝月活跃用户数达275.16万人,与豆包APP用户重合率超过了40%。在2月13日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后,腾讯元宝增长态势再度强化,在接入大模型11天后日活跃用户规模突破500万,2月底月活跃用户数飙增 857.99%,达到 2636 万,仅次于DeepSeek、豆包。
同时,阿里通义的月活跃用户数也在2月实现了121.9%的同比增长,达345万人。
不久前,腾讯元宝又宣布迎来重大升级,同时接入两大模型:深度思考模型“腾讯混元T1”正式版和DeepSeek-V3-0324最新版。
看得出来,不只是抖音和字节系,所有人都很急。
但别忘了那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市场从充满机遇的广袤蓝海演变成残酷搏杀的血腥红海,无论是谁想行稳致远,获得未来的成功,都更需要把握住节奏,在仰望星空之前先做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目标。
快手财报业绩出炉后,最为激动的无疑是AI领域的众多玩家们。
2024年,快手总收入同比增长11.8%至126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2.5%至177亿元。其中AI业务尤为吸引眼球,视频大模型可灵AI自商业化以来至今年2月累计营业收入已超1亿元,服务用户超500万,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明年预计还会大幅增长。
财报电话会上,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表示:“可灵AI目前是国内商业化变现规模第一的视频生成AI应用。”
同时,程一笑也毫不掩饰他的雄心壮志——计划在未来3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更大规模的资本性支出(capex)和研发投入,未来10年,会尝试将快手建设成为AI时代普惠的数字家园。
快手撬动了新的估值想象空间,同时也给其他玩家们带来了一份确定性的安全感,包括“老冤家”字节跳动。
事实上,字节跳动拥抱AI早已板上钉钉。
去年,为了深耕AI技术的应用,字节跳动毅然从游戏赛道撤退。到了今年从成立“Seed Edge”研究项目到内测抖音接入豆包,再到即梦AI联合抖音启动“AIGC短剧联合招募计划”等,字节跳动更是动作不断、步步大招。
而且,字节的即梦AI也具备抗衡可灵AI的底气。据 QuestMobile 数据,从去年12月底到今年2月中旬,即梦AI仅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近三倍数量的周活跃用户增长,总数逼近200万。
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较量在所难免,颇为戏剧性的是,在快手公布财报的第二天,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登顶中国富豪榜榜首,福布斯预估其身家达655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位列第23位。
财报发布次日(3月26日),快手股价在上午一度大跌超5%,收盘跌1.67%,报收于55.85港元。
显然,可灵AI带来的重大利好,还不足以打消资本对快手的所有顾虑。
一方面,尽管快手2024年全年业绩亮眼,但其在Q4季度的疲态也显而易见。单季营业收入与经调整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均放缓至个位数,分别仅为8.7%和7.8%。需要强调的是,这是自2021年Q1以来,快手单季度营收同比增幅首次跌破10%。
在这背后,快手的直播业务也面临着巨大挑战。Q4季度,快手的直播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2024年全年同比下降5.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023年的34.4%下降至29.2%。
另一方面,表面上看,快手的广告业务与用户规模都维持了增长,实际上却都踩下了刹车。广告业务在 Q1-Q4 季度的同比增速从 27.4%下滑至 13.3%;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速仅提升了0.5%,平均日活的同比增速从Q3的5.4%下滑至4.8%,且环比减少了700万人。
QuestMobile数据还显示,2024年12月,抖音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近12亿,而快手系不到7亿。
然而,就这样的成绩还是快手花大价钱砸出来的。
Q4季度,快手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13亿元,同比增长11.0%,环比增长9.2%。而在之前的Q3季度,这一数据更是同比增长了15.9%,相比上年同期多花了15亿。
这份喜忧参半的成绩单撕开了快手看似坚固的防线,如此背景下,程一笑将AI定位为快手长期主义故事的“战略支点”,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不得不为。
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快手平台上的AIGC营销素材的日均消耗超过3000万元。
程一笑透露,根据快手内部测算,AI大模型预计可以把客户的短视频营销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甚至更高,接下来,快手会通过2-3年的时间,把磁力引擎全面升级成为下一代的AI智能商业引擎。
此外,AIGC能力也给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业务以及电商业务带去了直观的赋能效果。不得不强调的是,这两块业务一个已经成长成为快手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一个仍是快手收入增速最快的业务。
2024年,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1%,对年收入的贡献占比达57.1%,较上年同期的53.1%提升了4个百分点;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3.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商业务的强劲发展,具体表现为电商GMV的显着增加。
尽管如此,快手依然不敢言笑。
不置可否,可灵AI展现出了一定的商业价值,累计营收成功突破亿元大关,可在快手2024全年的千亿营收面前,这点收益根本是杯水车薪。而且,可灵AI只是评估快手AI战略的一个参照点,唯有当AI技术深度融入快手各业务环节并实现可量化的业绩提升时,投资者和市场才会不吝给予认可。
但当下,快手只是走到了起跑线前,接下来能否继续走得漂亮,甚至走到最后,并非仅靠快手拍胸脯保证就能轻易赢得信任。
更何况,张一鸣已经在带着字节系策马加鞭地酝酿着实现更大的超越。
3月19日,即梦AI联合抖音启动“AIGC短剧联合招募计划”,活动将从投资出品、联合运营、活动激励等角度,为短剧创作团队提供技术与平台的全方位支持。
据悉,该计划设立了投资出品与联合运营两大合作模式。前者单部最高投资占比可达50% - 70%,单部最高能获得200万元投资,而重点作品最高则可获得500万元投资;后者单部作品进行流量推广可获得3000万-5000万的曝光量,重点作品将最高给予1亿的流量推广曝光支持。
这是字节系以《兴安岭诡事》吹响AI短剧商业化号角后的又一大动作,随着该计划的逐步推进和实施,字节系有望在AIGC短剧领域取得更为显着的成果,而众所周知的是,这也是快手渴望的蛋糕。
另外,字节系也正不遗余力地整合各方资源,通过深度推动不同产品之间的协同合作,促使AI技术从单纯的工具产品加速向内容生态全面渗透,以此全方位提升自身在 AI 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同样是在3月,即梦 AI更新至 1.4.1 版本并正式接入了DeepSeek-R1 推理模型,抖音也开始测试接入豆包App的AI能力。
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今年2月,DeepSeek、豆包分别位列我国AIGC APP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前两位,且均达到亿级规模,即梦AI也已凭借超600万月活跃用户拿下TOP7。与之呼应,在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的最新排名上,DeepSeek、豆包分别位居TOP1、TOP3。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字节系在 AIGC赛道上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用户根基和良好的市场口碑,也预示着“1+1”资源整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极有可能助推字节系在该领域迎来更蓬勃的发展态势。
国际着名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发布报告显示,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飙升至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8%。
资本向来逐利,AI又早已从虚无缥缈的概念炒作演变成了切切实实的产业革命引擎,在此基础上,快手的财报公布又添了一把熊熊烈火。所以,不止快手和字节系,对于其他互联网巨头来说,这也是必打的一仗。
整合AI能力、重组AI团队、加大投资AI……在腾讯的2024年度及Q4季度财报中,AI也是被提及最多的核心关键词之一。
不仅如此,财报显示,腾讯去年Q4季度在AI相关项目上的资本开支高达390亿,不仅超过了前三季度377亿的资本开支总和,更超过了2023年全年239亿元的资本开支,直接导致该季度的自由现金流骤降至45亿元,而这一数据在去年的Q2、Q3季度分别为404亿元、585亿元。
无独有偶,今年2月,阿里也高调展现了砸钱买未来的宏阔气魄与坚定决心,宣布将整合技术资源并主导资本开支计划,未来三年拟投入3800亿元升级云服务和建设AI基础设施。
这一投资规模超过了阿里在过去十年间于该领域的所有投入总和,平均每季度的投入高达317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钞能力”也确实立竿见影。
据QuestMobile数据,今年1月,腾讯元宝月活跃用户数达275.16万人,与豆包APP用户重合率超过了40%。在2月13日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后,腾讯元宝增长态势再度强化,在接入大模型11天后日活跃用户规模突破500万,2月底月活跃用户数飙增 857.99%,达到 2636 万,仅次于DeepSeek、豆包。
同时,阿里通义的月活跃用户数也在2月实现了121.9%的同比增长,达345万人。
不久前,腾讯元宝又宣布迎来重大升级,同时接入两大模型:深度思考模型“腾讯混元T1”正式版和DeepSeek-V3-0324最新版。
看得出来,不只是抖音和字节系,所有人都很急。
但别忘了那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市场从充满机遇的广袤蓝海演变成残酷搏杀的血腥红海,无论是谁想行稳致远,获得未来的成功,都更需要把握住节奏,在仰望星空之前先做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目标。